首页 > 运维 > Linux > MySQL的日志类型(一)
2019
07-14

MySQL的日志类型(一)

不论哪个数据库产品,一定会有日志文件。在MariaDB和MySQL中,主要有5种日志文件:

1.日志刷新操作

以下操作会刷新日志文件,刷新日志文件时会关闭旧的日志文件并重新打开日志文件。对于有些日志类型,如二进制日志,刷新日志会滚动日志文件,而不仅仅是关闭并重新打开。

2.错误日志

错误日志是最重要的日志之一,它记录了MariaDB/MySQL服务启动和停止正确和错误的信息,还记录了mysqld实例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错误事件信息。

可以在MariaDB/MySQL配置文件(my.cnf)中的mysqld配置部分,使用log-error指定错误日志的路径

如果不知道错误日志的位置,可以查看变量log_error来查看。

注意:在MySQL 5.5.7之前,刷新日志操作(如flush logs)会备份旧的错误日志(以_old结尾),并创建一个新的错误日志文件并打开,在MySQL 5.5.7之后,执行刷新日志的操作时,错误日志会关闭并重新打开,如果错误日志不存在,则会先创建。

在MariaDB/MySQL正在运行状态下删除错误日志后,不会自动创建错误日志,只有在刷新日志的时候才会创建一个新的错误日志文件。

3.一般查询日志

查询日志分为一般查询日志和慢查询日志,它们是通过查询是否超出变量 long_query_time 指定时间的值来判定的。在超时时间内完成的查询是一般查询,可以将其记录到一般查询日志中(但是建议关闭一般查询这种日志(默认是关闭的)),超出时间的查询是慢查询,可以将其记录到慢查询日志中。

和一般查询日志相关的变量有:

4.慢查询日志

查询超出变量 long_query_time 指定时间值的为慢查询。 但是查询获取锁(包括锁等待)的时间不计入查询时间内。

mysql记录慢查询日志是在查询执行完毕且已经完全释放锁之后才记录的,因此慢查询日志记录的顺序和执行的SQL查询语句顺序可能会不一致(例如语句1先执行,查询速度慢,语句2后执行,但查询速度快,则语句2先记录)。

和慢查询有关的变量:

现在启用慢查询日志

随着时间的推移,慢查询日志文件中的记录可能会变得非常多,这对于分析查询来说是非常困难的。好在提供了一个专门归类慢查询日志的工具mysqldumpslow。

该工具归类的时候,默认会将同文本但变量值不同的查询语句视为同一类,并使用N代替其中的数值变量,使用S代替其中的字符串变量可以使用-a来禁用这种替换。如:

显然,这里归类后的结果只是精确到0.01秒的,如果想要显示及其精确的秒数,则使用-d选项启用调试功能。

二进制日志文件

注意:

出于安全和功能考虑,极不建议将二进制日志和datadir放在同一磁盘上。

查看二进制日志

MySQL中查看二进制日志的方法主要有几种

1.使用show显示对应的信息。

可以指定起始位置。同样,起始位置必须指定正确,不能指定不存在的位置。

SHOW MASTER STATUS # 显式主服务器中的二进制日志信息

2.使用mysqlbinlog工具查看日志。

二进制日志也可以使用mysqlbinlog命令查看。

在进行测试之前,先对日志进行一次刷新,以方便解释二进制日志的信息。

查看binlog

日志文件大致分析 #at 行 bengin commit暂没有计入

删除二进制日志

使用–expire_logs_days=N选项指定过了多少天日志自动过期清空。

二进制日志的记录格式

查看产生的日志。

这玩意就没法看

还是使用上面的方法, 使用-vv可将这些显示出来。

这样就清楚多了

二进制日志相关的变量

  • log_bin = {on | off | base_name} #指定是否启用记录二进制日志或者指定一个日志路径(路径不能加.否则.后的被忽略)
  • sql_log_bin ={ on | off } #指定是否启用记录二进制日志,只有在log_bin开启的时候才有效
  • expire_logs_days = #指定自动删除二进制日志的时间,即日志过期时间
  • binlog_do_db = #明确指定要记录日志的数据库
  • binlog_ignore_db = #指定不记录二进制日志的数据库
  • log_bin_index = #指定mysql-bin.index文件的路径
  • binlog_format = { mixed | row | statement } #指定二进制日志基于什么模式记录
  • binlog_rows_query_log_events = { 1|0 } # MySQL5.6.2添加了该变量,当binlog format为row时,默认不会记录row对应的SQL语句,设置为1或其他true布尔值时会记录,但需要使用mysqlbinlog -v查看,这些语句是被注释的,恢复时不会被执行。
  • max_binlog_size = #指定二进制日志文件最大值,超出指定值将自动滚动。但由于事务不会跨文件,所以并不一定总是精确。
  • binlog_cache_size = 32768 #基于事务类型的日志会先记录在缓冲区,当达到该缓冲大小时这些日志会写入磁盘
  • max_binlog_cache_size = #指定二进制日志缓存最大大小,硬限制。默认4G,够大了,建议不要改
  • binlog_cache_use:使用缓存写二进制日志的次数(这是一个实时变化的统计值)
  • binlog_cache_disk_use:使用临时文件写二进制日志的次数,当日志超过了binlog_cache_size的时候会使用临时文件写日志,如果该变量值不为0,则考虑增大binlog_cache_size的值
  • binlog_stmt_cache_size = 32768 #一般等同于且决定binlog_cache_size大小,所以修改缓存大小时只需修改这个而不用修改binlog_cache_size
  • binlog_stmt_cache_use:使用缓存写二进制日志的次数
  • binlog_stmt_cache_disk_use: 使用临时文件写二进制日志的次数,当日志超过了binlog_cache_size的时候会使用临时文件写日志,如果该变量值不为0,则考虑增大binlog_cache_size的值
  • sync_binlog = { 0 | n } #这个参数直接影响mysql的性能和完整性
  • sync_binlog=0:不同步,日志何时刷到磁盘由FileSystem决定,这个性能最好。
  • sync_binlog=n:每写n次二进制日志事件(不是事务),MySQL将执行一次磁盘同步指令fdatasync()将缓存日志刷新到磁盘日志文件中。Mysql中默认的设置是sync_binlog=0,即不同步,这时性能最好,但风险最大。一旦系统奔溃,缓存中的日志都会丢失。

在innodb的主从复制结构中,如果启用了二进制日志(几乎都会启用),要保证事务的一致性和持久性的时候,必须将sync_binlog的值设置为1,因为每次事务提交都会写入二进制日志,设置为1就保证了每次事务提交时二进制日志都会写入到磁盘中,从而立即被从服务器复制过去。

二进制日志定点还原数据库

只需指定二进制日志的起始位置(可指定终止位置)并将其保存到sql文件中,由mysql命令来载入恢复即可。当然直接通过管道送给mysql命令也可。

至于是基于位置来恢复还是基于时间点来恢复,这两种行为都可以。选择时间点来恢复比较直观些,并且跨日志文件恢复时更方便

恢复多个二进制日志文件时:

或者将它们导入到一个文件中后恢复

题外记录

最后编辑:
作者:shooter
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,什么都没有留下。